过净慈傅无文竹院退居

李涉题诗处,轩窗一室明。
游人闲半日,老子乐馀生。
碧落云无影,清风竹有声。
自言身后事,龛塔已圆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净慈傅无文竹院退居》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李涉题诗处,轩窗一室明。
    游人闲半日,老子乐馀生。
    碧落云无影,清风竹有声。
    自言身后事,龛塔已圆成。

  2. 作者介绍

  • 顾逢(约公元893年—约公元959年),字公既,号山阴居士、天池渔者。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文,善草隶,尤精于行书。与欧阳修交谊深厚。官至太常丞。著有文集二十卷,《全宋文》收其遗文五篇。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轩窗一室明”描绘了一个幽静雅致的读书环境,通过“李涉题诗处”这一线索,读者可以想象一个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的画面。
  • 自然描写:诗中的“碧落云无影,清风竹有声”通过简洁的语言捕捉了自然景象的灵动和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碧落”暗示了天空的广阔和高远,而“清风竹有声”则传达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哲理思考:“自言身后事,龛塔已圆成”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种反思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感悟,也可能指向更广泛的人生哲学问题。

《过净慈傅无文竹院退居》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了解宋朝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