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右丞君实挽诗 其一

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
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
他年自有春秋笔,不比田横祭墓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情感、描绘生活、反映社会和人类思想的各类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以下是对《陆右丞君实挽诗其一》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陆右丞君实挽诗其一》是由龚开创作的。龚开,字天民,号翠屏山人,是明代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非常有名。他的这一首挽诗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表达了对友人陆右丞君实的深厚感情。
  2. 原文展示: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陆右丞君实的深切怀念和哀悼。其中“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反映了诗人对陆左丞政治立场和处境的双重理解;“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则揭示了陆右丞虽身处逆境仍坚守原则的形象;而“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则展现了陆右丞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主题探讨:《陆右丞君实挽诗其一》的主题涉及政治、忠诚和个人牺牲等多个层面。诗人通过对陆右丞生前事迹的描述和对其遭遇的感慨,传达了对忠诚与信念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同情。
  4. 艺术手法:该作品采用平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结合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句的表面意义,还能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思想内涵。

这首诗还展示了龚开的文学风格和技巧。他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诗中的“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就是以对立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政治立场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展示了陆右丞的政治立场,也表现了他对朋友坚定的支持。同时,诗人还利用自然景观来象征陆右丞的处境和心境,如“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中的大海象征着广阔的胸怀和不屈的精神,体现了陆右丞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

《陆右丞君实挽诗其一》不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诗,也是龚开文学才华的体现。它通过深情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传达了对陆右丞君实的深深哀思和崇高敬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