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
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
他年自有春秋笔,不比田横祭墓文。

【注释】

陆右丞:名羽,唐苏州常熟人。

君实:指陆羽。

立事宁将败事论:建立大业时,怎能以失败为论?

在边难与在朝分:身在边疆,难与朝廷官员相提并论。

自古:从古至今。

大地:指天下,这里指国家。

沧海:大海。

孤臣抱幼君:孤立无援的大臣,怀抱幼小的君主。

乾坤再造古曾闻:乾坤再造,指天地开辟。乾坤再造古,指自古以来就有过天地开创、重新创造的传说。

春秋笔: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的《春秋》。春秋笔,指公正严正的文笔和笔法。

不比田横祭墓文:田横是汉初齐王田荣的孙子,因反对刘邦而被杀。他的儿子田横在岛上自刎而死,后人称其为“田横”,也称为“田横王”。他死后三年,即公元前195年,汉武帝派使者到海上去祭扫田横墓,祭文用春秋笔法,称赞他是忠义之士。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诗人在浙东观察使韩察手下做官。元和十二年,浙东观察使韩察上奏朝廷,请求任命诗人为越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赴任前夕写的。诗人借挽歌来抒发自己对朝廷重用贤才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忧虑。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首联两句写陆羽赴越上任,有人担心他的才能不能施展。颔联写陆羽虽然身居边远地区,但是仍然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颈联写陆羽虽遭贬谪,但仍然能够为国家着想,不会像田横那样一死了之。尾联写陆羽虽然被贬,但是仍然能够为国家着想,不会像田横一样苟且偷生。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写陆羽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朝廷重用贤才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政治讽喻诗,通过赞美陆羽的高尚品质,暗示了朝廷应该重用贤才,不应该轻易放弃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