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关天地人何预,分在君臣礼可无。
周粟如山夷叔馁,史书犹日臼婴诬。
旧邦新命方开化,公法私情本不渝。
忠义未须论彼此,后先崇长是昌图。

诗句解释:

  1. 数关天地人何预
  • “数”在这里可能指“命运”或“天意”,表示这是一种超自然、不可控制的力量。
  • “关”通常有多重含义,此处可能指“涉及”、“关联”。
  • “天地人”是古代哲学中常用的术语,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存在。
  • “何预”即“何事”或“何关”,表示与此事无关。
  • 结合整句,诗人表达的是认为某些事情(如命运、天意)与人间事务无关,无需过多关注。
  1. 分在君臣礼可无
  • “分”在这里意味着“区分”、“归属”。
  • “君臣”指封建社会中皇帝与臣子的关系。
  • “礼”在此处可能指礼节、规范或仪式。
  • “可无”表示某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综合来看,这句诗可能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君主与大臣之间的礼节和关系可以不必过于拘泥或重视。
  1. 周粟如山夷叔馁
  • “周粟”可能是指“粮食”或“谷物”。
  • “如山”表示数量之多,堆积如山。
  • “夷叔”这里可能是指一位名叫夷叔的人,或者夷叔作为某种象征。
  • “馁”即“失望”、“沮丧”。
  • 此句可能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某种资源丰富到令人失望或担忧的情感。
  1. 史书犹日臼婴诬
  • “史书”指古代的历史书籍或文献。
  • “犹日臼”可能是指像磨石臼一样不断重复的动作。
  • “婴”字可能是“婴孺”的简写,但在这里可能用作动词“欺骗”。
  • “诬”即“诬陷”、“欺骗”。
  • 此句表达了对史书中可能存在的历史记录被错误解读或被他人利用的担忧。
  1. 旧邦新命方开化
  • “旧邦”可能指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或地区。
  • “新命”指新时代的使命或责任。
  • “方”是副词,表示正在发生中。
  • “开化”即“开启文明”、“启蒙”。
  • 此句可能是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古老国家正在开启新的文化或文明进程。
  1. 公法私情本不渝
  • “公法”指公共的法律或规章。
  • “私情”指个人情感或私事。
  • “本”是副词,表示始终或原本。
  • “不渝”即“不改变”、“始终不变”。
  • 此句可能是说法律的规定和个人的情感都是始终不变的。
  1. 忠义未须论彼此
  • “忠义”指忠诚和正义。
  • “未须”即“不需要”、“不必”。
  • “论彼此”指讨论彼此的立场或观点。
  • 此句可能是说在讨论忠诚和正义时,不需要过分关注彼此的立场或观点差异。

译文:

数关天地人何预,分在君臣礼可无。
周粟如山夷叔馁,史书犹日臼婴诬。
旧邦新命方开化,公法私情本不渝。
忠义未须论彼此,后先崇长是昌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深入思考。首先,诗人通过“数关天地人何预”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某些事情与人间事务无关,不必过度关注。接着,他用“分在君臣礼可无”来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君主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可以不必过于拘泥于礼节和规范。这种观点体现了对传统礼教的一种反叛和超越。

诗人的批判并不停留在表面,他进一步用“周粟如山夷叔馁”来揭示社会资源的过剩可能带来的问题。而“史书犹日臼婴诬”则批评了史书记载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诗人还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在一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旧邦新命方开化”,一个古老国家正在开启新的文化或文明进程。同时,他也强调了法律和个人情感的不变性,认为它们都是始终不变的。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信心体现了诗人的远见和胸怀。

诗人以“忠义未须论彼此,后先崇长是昌图”作为结尾,强调了在讨论忠诚和正义时,不需要过分关注彼此的立场或观点差异。这既是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群体和谐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