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其五 又六变

亭障戢干戈,人心浃太和。
务农登宝谷,猎俊设云罗。
仪凤书良史,祥麟载雅歌。
嘉辰资宴喜,星拱弁峨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五 又六变》是一首宋代郊庙朝会歌辞,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愿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当时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文治武功皆显成效,因此诗人以朝会为题,赞颂国家之盛况。

诗的前两句“乃眷尝西顾,偏师暂首征。灵旗方直指,犷俗自亡精”描绘了国家军队出征的雄壮场景,展现了军队威武的形象和对敌军的直接攻击。后几句则转向歌颂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禹叙终驯致,尧封渐化成”,“不须严尉候,于廓海弥清”反映了国家治理得当、秩序井然,以及国泰民安的景象。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五 又六变》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盛世景象,还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人心浃太和”,寓意着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仪凤书良史,祥麟载雅歌”,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记载美好事迹的愿望,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五 又六变》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北宋盛世的生动见证。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