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丘乐歌 其四

礼行方泽,文物备举。
惟皇地祇,昭格来下。
奠瘗玉帛,纯诚内著。
神保是享,陟降斯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方丘乐歌》是一首古代的祭祀诗歌,出自《尚书·益稷》,全诗共四首。这首诗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吉祥之兆时所唱的歌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与背景
  • 《方丘乐歌》作者:《方丘乐歌》是《尚书·益稷》中的四篇之一,由虞舜时期创作。它反映了古代帝王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祈求国泰民安的愿望。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礼行方泽,文物备举。惟皇地祇,昭格来下。奠瘗玉帛,纯诚内著。神保是享,陟降斯祐。”
  • 翻译:礼仪举行在方泽之中,各种文物陈列整齐。只有地神降临,昭示祥瑞。献祭时将玉帛埋葬,表达出最诚挚的情感。神明享受祭品,保佑国家安宁。
  1. 诗歌内容解析
  • 礼仪与祭祀:诗歌描绘了帝王举行祭祀时的庄严场面,强调了以最虔诚的心态对待神灵的重要性。
  • 地祇与天神:通过“惟皇地祇,昭格来下”表达了对地神的尊崇和对其带来的福祉的期待。
  • 祭品与诚心:诗人描述了祭品的准备和献祭的过程,强调了内心真诚对于祭祀成功的重要性。
  1. 文化价值与意义
  • 宗教信仰:诗歌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天地神明的敬仰和崇拜,是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礼仪规范:诗歌中对礼仪的描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等级秩序,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
  1. 艺术特点分析
  • 象征手法:诗人通过祭祀这一仪式活动,象征着帝王与自然、祖先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 修辞手法: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如“惟皇地祇”,使得天地神灵显得亲切而神圣,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方丘乐歌》不仅是一首反映古代帝王祭祀活动的礼仪歌曲,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的作品。它通过对天地神明的祭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观念。对于现代人而言,了解并研究这样一首古老诗歌的价值,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