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花洞继重阳韵

得其真遇,怎敢怠慢,勤修功果。紧擒意马,无令颠劣,便把心猿锁。
逢魔逢难全然可。盖谓无烟火。本师说破。元初这个。
争甚闲人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花洞·继重阳韵》是元朝诗人马钰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作者介绍
  • 马钰,字玄宝,号纯阳子,元初全真道第二任掌教,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与王重阳、其他六位弟子并称为“北七真”。
  • 马钰著有《洞玄金玉集》十卷,其作品在道教文化和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
  1. 诗作原文
    得其真遇,怎敢怠慢,勤修功果。
    紧擒意马,无令颠劣,便把心猿锁。
    逢魔逢难全然可。

  2. 诗意解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修行者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诗中的“得其真遇”,意味着找到了真正的导师或信仰对象,这是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 “怎敢怠慢,勤修功果”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行的虔诚态度,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总是努力修炼,以求达到更高的境界。
  • “紧擒意马,无令颠劣,便把心猿锁”则是修行者常用的一种修炼方法。意马指的是内心的欲望和杂念,修行者需要紧紧捉住这些念头,不让它们扰乱心神;心猿则是指心中跳动的猴子,修行者需要将这个跳动的猴子锁住,让它不再乱动。
  • “逢魔逢难全然可”则表明在修行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修行者有信心面对这些困难,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1. 文化背景及象征意义
  • 《玉花洞·继重阳韵》不仅是一首描述修行过程的诗歌,它还蕴含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诗中提到“本师说破”“争甚闲人我”等词句,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对于师傅教导的重视以及个人修行与群体修行的关系。
  • 在道教信仰中,修行是一种净化心灵、提升自我的过程。《玉花洞·继重阳韵》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理念。

《玉花洞·继重阳韵》不仅展现了元朝时期道教文化的繁荣,还体现了修行者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元朝诗人马钰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修行理念和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