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镜治病

气不通,脚膝患。云母膏,敷贴常常备办。破伤风、要可何如,花蕊石细掺。
治心病,清神散。医性僻,附子理中丸弹。灵宝丹、服得太多,和骨骰更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治病》是元代诗人马钰创作的一首词,旨在通过文学作品来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来治疗身体的疾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马钰的生平:马钰(1123年-1183年),字宜甫,号丹阳子,出生于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他是全真道的第二代掌教人,对道教文化有深厚的影响和贡献。
  1. 诗词原文
  • 《清心镜·治病》原文展现了作者在面对身体疾病时的心理调适之道。诗中提及了多种药材与药物,如云母膏、破伤风花蕊石等,这些均用于疾病的治疗。特别是“灵宝丹”的使用被警告说如果使用过量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1. 诗词赏析
  • 从文学角度来看,《清心镜·治病》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医学知识,还体现了其对人生哲学和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对疾病的心理调适,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1. 创作背景
  • 该作品创作于南宋末期至元朝初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压力巨大,因此关注身心健康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马钰作为当时的道士,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
  1. 实际应用意义
  • 在当代,虽然医疗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心理健康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马钰的《清心镜·治病》提醒现代人,除了身体健康之外,心理的健康同样重要。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通过调整心态来改善身体状况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清心镜·治病》不仅是一首描述如何通过中药治疗身体疾病的诗词,更是一篇关于心理调适与健康生活的智慧之作。它提醒现代人,在追求身体上的健康同时,也要关注心理上的健康,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