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池,二霞友。三松四桧,五株垂柳。卓环墙、围绕云庵,屏繁华内守。
青龙飞,白虎吼。玉姹金婴,自然清秀。超造化、结就神珠,待圣贤来成就。
清心镜祖庵环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祖庵环堵》是元朝诗人马钰的作品,其原文为:“一莲池,二霞友。三松四桧,五株垂柳。卓周墙、围绕云庵,屏繁华内守。”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佛门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禅意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一莲池”象征着纯净与清净,暗示了佛教中清净心灵的重要性;“二霞友”则可能指代两位修行者或自然景象,如彩霞般美丽而祥和。接着,“三松四桧”不仅描绘了树木的生长状态,也暗合了佛教中常绿植物的象征意义,以及树木在禅宗中代表的坚韧与永恒。最后,“五株垂柳”则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宁静。
从诗歌的结构上看,“卓周墙、围绕云庵”等句子,采用了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并使诗句更加饱满。此外,“屏繁华内守”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也反映了佛教中倡导的离相修心的生活哲学。
从艺术手法来看,此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方法。例如,青龙飞、白虎吼等形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还赋予了作品一种神秘色彩。同时,整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在理解与欣赏这首诗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元朝时期佛教禅宗非常盛行,许多文学作品都反映了这一宗教思想。因此,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清心镜祖庵环堵》。
《清心镜祖庵环堵》不仅是一首描写佛门清幽之地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