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镜赠刘小官

一青牛,二条尾。三双眼儿,仰观俯视。四个蹄、雪白如银,五方中嬉戏。
六欲七情俱总废。八味琼浆,饮来光明遍体。九鼎内、变作神丹,十分功圆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赠刘小官》是元代诗人马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清心镜 赠刘小官》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著名道士、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其作品多涉及道家修养与哲理思考,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 时代背景:作为元代的作品,《清心镜 赠刘小官》反映了当时道教思想与文学艺术的融合,以及文人对精神世界追求的表现。
  1. 诗词原文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寓意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追求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的愿望。诗中“一青牛,二条尾”等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感悟。
  1. 主题思想
  • 修身养性:诗中的“六欲七情俱总废”表达了作者通过修炼达到超脱物欲、情感纠葛的境界,强调了精神自由和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 自然和谐: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传递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鼓励人们回归简朴的生活,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1. 文学价值
  • 语言艺术: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六欲七情俱总废”中的“六欲”指的是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而“七情”则包括了人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些词汇的使用,诗歌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 哲学深度:诗作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它引导读者去思考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关系,从而引发深层次的反思。
  1. 文化意义
  • 道教思想:《清心镜 赠刘小官》体现了道教中追求内在平和、远离尘嚣的思想。诗中的修行过程和对自然的崇拜,都是道教文化中重要的元素。
  • 文学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是表达个人情感、抒发哲理的重要方式。马钰的这首《清心镜 赠刘小官》不仅展示了其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为中国古典文学添上了一笔。

《清心镜赠刘小官》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怀与哲思的诗歌,也是元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从自然到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元代社会生活与文化背景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