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 赠马怀玉

意动心须动,心除意亦除。无无寂寂寂还无。神气和同,子母得安居。
莫觅曹溪路,何须问尾闾。真清真静养真如。真乐真闲,真个好功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柯子·赠马怀玉》是元代著名道士、学者马钰所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马钰,字宜甫,号丹阳子,师从王重阳。作为北七真之一,马钰在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曲赋上,还涉及道家经典和医学领域。

  2. 作品原文:意动心须动,心除意亦除。无无寂寂寂还无。神气和同,子母得安居。莫觅曹溪路,何须问尾闾。真清真静养真如。真乐真闲,真个好功夫。

  3. 作品解析:《南柯子·赠马怀玉》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意动心须动”强调了内心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心除意亦除”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无无”则反映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最后,”真清真静养真如”体现了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4.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马钰的个人修行经历有关,也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宋代之后,道教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钰作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自然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此外,元代的社会动荡也促使文人更加关注个人的精神修养与哲学思考。

  5. 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柯子·赠马怀玉》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和修行的深刻理解,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歌魅力和思想深度。它对于研究元代文学、道教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哲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柯子·赠马怀玉》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修行体验的词作,更是一幅反映古代道教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画卷。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现代人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