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赠刘处玄

无作无为道庶几。不须把钓坐渔矶。常清常净好根基。
玉液通传心绝虑,金光溉济性忘机。处玄通妙合三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赠刘处玄》是一首金朝时期创作的古诗,作者是马钰。这首词的全文如下:

无作无为道庶几,不须把钓坐渔矶。常清常净好根基。玉液通传心绝虑,金光溉济性忘机。处玄通妙合三机。

《浣溪沙·赠刘处玄》是一首表达道家哲学和人生态度的词。词中以“无作无为”为主旨,强调顺应自然、不做刻意作为的生活态度,提倡一种平和与宁静的生活方式。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哲理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人生理念。

词的上片开头“无作无为道庶几”,即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种态度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即通过不强求、不过度干预自然和社会来实现和谐与平衡。词中的“不须把钓坐渔矶”,意味着在人生的旅途中,不需要过度执着于名利得失,而是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常清常净好根基”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生活理念的重要性。这里的“常清常净”可以理解为内心世界的清洁与宁静,是达到精神升华的基础。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能够保持清净和平和,才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惑,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玉液通传心绝虑,金光溉济性忘机”则是词中对道家修行方法的具体描绘。这两句描述了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即心灵达到了极高的纯净,可以超越世俗的纷扰,忘却一切杂念和欲望。这种修行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心灵的净化,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生命质量,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处玄通妙合三机”是对全词主题的总结。这里的“处玄通妙”指的是掌握了道家的深奥智慧和高深道理,而“合三机”则是指通过实践这些道理,实现了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这种境界不仅是个人的精神修养,也是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贡献。

《浣溪沙·赠刘处玄》不仅展现了金代诗人马钰深邃的道教哲学思想,也传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道家哲学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