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叹骷髅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路傍忽见骷髅。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
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 · 叹骷髅》是元代诗人马钰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郊外闲游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人世沧桑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品风格:马钰的诗词多表达其道家思想与人生哲学,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作为隐喻,抒发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 文学地位:在元代文人中,马钰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推崇。他的诗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到之处,也在思想上给予人们深刻的启迪。
  1. 诗词原文
  • 携筇信步:手持竹杖,随意漫步于郊野之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
  • 路傍忽见骷髅:在郊外行走时,意外地发现路旁有一副骷髅。这一景象触动了作者的内心,引发了对其生命意义的深思。
  • 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骷髅眼中填满泥沙,而口中长出了恶臭的莸草。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无常和腐朽。
  • 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面对这样的场景,作者选择了不言语,不愿再去享受那份浮华的生活。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 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曾劝诫他人学道修行,但自己却不愿意回头。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展示了他坚守信念的决心。
  1. 作品赏析
  • 意象运用:诗词中的意象丰富而富有象征意义,如骷髅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恐惧,泥土和莸草则寓意着人生的污秽和腐朽。
  • 情感表达: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思想内涵:该词蕴含着道家的自然观和生死观,体现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1. 创作背景
  • 社会环境: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马钰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个人信仰的色彩。
  • 个人经历:马钰本人也曾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这可能也影响了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1. 文化影响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满庭芳 · 叹骷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而被广泛传颂。许多学者和文人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 教育意义:该词也被选入各类教育课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马钰的《满庭芳 · 叹骷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它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哲学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对生活、对自我、对世界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