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韶华,暂时光景,寻思一向沉吟。酸辛入鼻,苦痛事攒心。生死都来两字,既生身、有死相临。堪养气,要逃生死,物外去搜寻。
心开通妙用,火中养木,水里生金。把乾坤骨髓,收向朱林。龙虎变成婴姹,灵灵显、岂论阳阴。无生灭,真真了了,跨鹤上瑶岑。
满庭芳 · 悟生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 · 悟生死》是一首词,而非纯粹的文学作品。
《满庭芳·悟生死》的作者是元代的道士马钰。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道教对于超脱生死、追求真我境界的理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作品背景:《满庭芳·悟生死》是马钰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道教修炼中的心得体会。作为全真道的重要人物,马钰在道教历史上与王重阳并称为“北七真”,其影响力和贡献不容小觑。
文学价值:《满庭芳·悟生死》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还融入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通过这首词,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宇宙人生的深层次感悟,这种感悟超越了文字的直接表达,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启迪。
艺术特点:这首词的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生死哲理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龙虎变成婴姹”等,使得整体意境更加深邃,引人深思。
《满庭芳 · 悟生死》不仅是一首反映道教哲学思想的诗词,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