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赠涂山于先生》是马钰创作的一首词作。
《满庭芳·赠涂山于先生》是马钰在元至正年间所写,通过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生死以及修行的深刻体悟,更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魅力。下面将详细解读此词:
- 词作背景与作者
- 创作年代:此词作于元代初期,具体时间未详。
- 作者简介:马钰,字玄阳,号丹阳子,是元末明初著名的道教全真派道士和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对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词作原文及注释
《满庭芳·赠涂山于先生》的原文如下:
闲闲搜获,人家儿女。生前住在何处。
有甚亲亲恩爱,与他相聚。
生死不相替代,甚劳劳、为他辛苦。
还省悟,便须当拆火,拂袖归去。
云水姿情游历,无萦系,自然忘机绝虑。
三叠心琴,引动姹婴歌舞。
虎龙一齐蟠绕,结金丹、转增开悟。
积阴德、行功圆,真师来度。
词作主题与鉴赏
- 人生哲理:词中“闲闲搜获,人家儿女”等句,透露出作者对平凡生活的感慨与思考。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理解。
- 修行感悟:“还省悟,便须当拆火,拂袖归去”等句,体现了作者对修行过程的深刻体会。修行不仅是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也是面对现实、调整自我、回归自然的过程。
- 艺术特色:此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诗意。特别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富有哲学意味的心灵之作。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 文化与历史价值
- 道教文化:《满庭芳·赠涂山于先生》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不仅展示了道教对人生、宇宙观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道教追求自然和谐、返璞归真的精神。
- 文人墨客交流平台:该作品的发表为文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融合。通过阅读此类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满庭芳·赠涂山于先生》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在文化和历史层面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