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恶之人,凶横无过。细寻思、最易奈何。生遭官法,死见阎罗。向狱儿囚,碓儿捣,硙儿磨。
积善之人,恭顺谦和。细寻思、却总输他。难收黑簿,怎入刑科。更神明祐,家门庆,子孙多。
爇心香善恶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爇心香 善恶报》是金朝时期马钰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于道德和行为的深刻思考与评价。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造恶之人,凶横无过。细寻思、最易奈何。生遭官法,死见阎罗。向狱儿囚,碓儿捣,硙儿磨。积善之人,恭顺谦和。细寻思、却总输他。难收黑簿,怎入刑科。更神明祐,家门庆,子孙多。
创作背景:此词的创作背景属于金朝时期,具体时间为不详。作为道教全真派的典籍《洞玄金玉集》之一,《爇心香 善恶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金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因此词中对善恶的评判也带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文学价值:《爇心香 善恶报》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之处,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特别是词中的“生遭官法,死见阎罗”等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抗力的深刻认识。同时,词中对于“积善之人”的赞扬和对“造恶之人”的警示,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爇心香 善恶报》不仅是一首文学上的佳作,更是一面反映特定历史时期道德观念和社会状况的镜子。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