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彻阳元。便把阳牵。要阳阳、彻地通天。阳穿八脉,阳透三田。觉一阳周,一阳就,一阳全。
水养灵烟。火养灵泉。更灵灵、真秀相传。灵砂无漏,灵物牢坚。便结灵光,成灵宝,做灵仙。
爇心香赠灵阳子李大乘
介绍
《爇心香·赠灵阳子李大乘》是一首金朝诗人马钰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修炼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金代道教文化的精髓。
《爇心香·赠灵阳子李大乘》是金朝诗人马钰的作品。马钰(1123年—1180年),字玄宝,号悟真,又号东华子,晚号丹阳子,是全真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这首作品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与长生不老的精神境界。诗中“悟彻阳元”、“阳穿八脉”等表达,显示了作者对道家“阴阳五行”哲学的理解和实践。
诗歌通过描绘一种追求极致生命状态的理想图景,反映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理念的深度认同。在《爇心香·赠灵阳子李大乘》中,“阳穿八脉,阳透三田”等句表明了诗人对道家内丹术中“阳”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水养灵烟,火养灵泉。更灵灵、真秀相传”等句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和谐画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的“灵砂无漏,灵物牢坚”等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物质形态变化与转化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的改变,更是对精神层面的一种超越和升华。通过“结灵光,成灵宝,做灵仙”的描述,诗人展示了一种从凡入圣、由微及著的生命过程,这种过程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提升,也是对社会道德和宇宙秩序的一种贡献。
《爇心香·赠灵阳子李大乘》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个关于生命、宇宙和精神探索的符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道教思想在金代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文化传统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今天人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启示。
《爇心香·赠灵阳子李大乘》是一首蕴含深厚道教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层感悟,也体现了金代时期道教文化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这首诗作为金代文化的代表,其价值和意义远超过其文学本身,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