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 冻云封却駞冈路

冻云封却駞冈路,有谁访、溪梅去。梦里疏香风暗度,觉来谁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莫,定向渔蓑得奇句。试问帘前深几许,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亷纎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冻云封却驼冈路》是金代词人完颜璹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大意如下:

  1. 作品背景
  • 作者与创作时期:完颜璹,金代的著名词人,他的创作跨越了金朝初年及后期。在金朝初期,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宫廷中,其作品多以颂扬和赞美为主。到了金朝后期,词风变得更加深沉,表达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对现实的感慨。
  1. 词意解析
  • 意象与氛围:“冻云封却驼冈路”描绘了一幅寒冷、清冷的景象。这里的“冻云封”意味着天气异常寒冷,连带着道路也被封堵,象征着一种无法逾越的困境或阻碍。而“驼冈路”则暗示了一种艰难或遥远的旅程。这样的描写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 抒情与哲思:“有谁访、溪梅去。”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寻。这里的“溪梅”,即溪边的梅花,是春天的象征,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通过“访”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梦境与现实:“梦里疏香风似度。”描绘了一幅梦中的情景,梦中的香气似乎随风飘过,给人一种温馨而又遥远的感觉。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现实与虚无:“觉来唯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醒来后,诗人只看到窗户前的一轮明亮的月亮,而那影子已经消失不见,这既是一种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诗人面对现实,选择了超脱。
  • 未来与期待:“明朝画笔江天暮,定向渔蓑得奇句。”预示着未来的一天,诗人将在江边画下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渔夫的蓑衣来捕捉那些奇妙的句子。这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 生活态度:“试问帘前深几许,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绒雨。”这句询问帘幕有多厚,以及儿童在黄昏时嬉戏的场景,都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简单生活的喜爱。
  1. 文学价值
  • 语言特色:完颜璹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如“梦里疏香风似度”。这些细腻的描述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 思想深度:这首词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绘,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现实的反思,完颜璹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青玉案·冻云封却𫘞冈路》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词作,也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