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
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
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
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
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
《庚子三月十日作》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人,金末元初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生于官宦家庭,自幼聪敏过人,七岁即有诗名,宣宗兴定五年登进士第。元好问一生经历丰富,曾任内乡令等职,后以著作自许,致力于搜集和整理前朝史料,贡献巨大。《中州集》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金二百四十九人的诗词,为后世研究金朝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庚子三月十日作》这首诗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描绘了他读书时的专注与清苦;“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表现了他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态度。此外,“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则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及内心的愉悦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文采,充分体现了元好问诗歌的“奇崛”与“兴亡之感”。
《庚子三月十日作》不仅展示了元好问作为一代文学宗匠的文学成就,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也是研究金元时期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