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射陂醉归即事

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
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
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
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仆射陂醉归即事》是元好问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次饮酒归来时,看到陂塘美景而心生感慨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对江湖生活的喜爱,以及与朋友共饮的欢乐。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元好问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2. 诗句原文: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3. 诗意解析:诗的第一句“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第二句“诗酒共寻前日约”展现了他与友人欢聚一堂,共同畅谈往事的情景。第三句“风阴新自夜来晴”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细致描述了陂塘周围的风景,包括春波、沙鸟、烟树等自然元素,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愉悦心情。最后两句“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则是诗人以豪放的笔触结束全诗,表现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 艺术特色:《仆射陂醉归即事》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诗人通过对陂塘美景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
  5. 文化价值:作为元好问的作品,《仆射陂醉归即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金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传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仆射陂醉归即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元好问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好问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