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夜宴

飘零无物慰天涯,酒伴相逢饮倍加。
误谬君当略彭泽,回旋我亦笑长沙。
金钗翠亸迎春髻,银烛光摇半夜花。
只欠东山游录事,不来坚坐看纷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斋夜宴’是一首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邃的诗意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以下是关于’西斋夜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是金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世尊为元代文学的开创者。元好问的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以其深沉的文学造诣著称于世。
  2. 原文节选:飘零无物慰天涯,酒伴相逢饮倍加。误谬君当略彭泽,回旋我亦笑长沙。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中的“飘零无物慰天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而“酒伴相逢饮倍加”则展示了在朋友相聚时的快乐与慰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了解一首诗的背景和历史时期对于理解其深层含义至关重要。元好问生活在金朝末期到元朝初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进一步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蕴。例如,元好问在作品中多次提到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这反映出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忧国忧民之情。

“西斋夜宴”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及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欣赏到元好问的文学才华,还能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