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
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元好问,字裕之(一说字礼之),号遗山,山西太原人,是金朝后期的杰出词人、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

元好问在这首诗中深刻反思了金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演变,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家族命运的深切感受。诗的前两联通过回顾历史典故,揭示了金廷覆亡的原因。首联通过讽喻的笔触,揭示亡国的根源在于金廷最高层在决策思想上对蒙古南侵野心缺乏足够的警戒和清醒的认识。

在后两联中,元好问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情愫以及自己被迫离开京城的痛楚。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悲愤和无奈。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不仅作为一首诗歌留存至今,更成为了研究金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