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
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这首诗并非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而是金朝诗人李之仪的名作。元好问是元朝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沉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体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老农,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并称“小令三李”,其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自然,风格雅致。

  2. 作品原文:《怀州子城晚望少室》是李之仪的一首词,全文如下: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
    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

  3. 作品赏析:此词描绘了作者在怀州子城晚眺少室山时的心情。开头两句通过“河外青山”与“并州孤客”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的“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反映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及无法用画笔表达的情感深度。“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最后两句“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是李之仪的代表作之一,而非元好问之作。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