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崧少二首 其一

崧少飞来昆阆山,山家茅屋翠微间。
鸡豚乡社相劳苦,花木禅房时往还。
结习尚馀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
长河一苇人千里,望断西城碧玉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崧少二首·其一》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居士,太原秀容县(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与赵秉文、王若虚、元天锡合称为“元代北方四大家”。他的诗歌在风格上追求古朴厚重,语言简练有力,情感深沉而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诗作原文:《望崧少二首·其一》的原文如下:
    望崧少二首·其一
    崧少飞来昆阆山,
    山家茅屋翠微间。
    鸡豚乡社相劳苦,
    花木禅房时往还。
  •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首行“望崧少二首·其一”表明这是一组诗歌中的其中一首。第二行“崧少飞来昆阆山”描述了山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第三行“山家茅屋翠微间”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第四行“鸡豚乡社相劳苦,花木禅房时往还”则描绘了山中人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朴素的氛围。

《望崧少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