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二首 其一

芳树春融绛蜡凝,春风寂寞掩柴荆。
画眉卢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
已怕宿妆添蝶粉,更堪暖蕊闹蜂声。
一般疏影黄昏月,独爱寒梅恐未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花二首 其一》是元好问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元好问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元好问(约1190-约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后世赞誉,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深沉。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上,还体现在他对古文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如《尊闻阁集》等。

  2. 诗歌原文
    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
    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
    荒城此日肠堪断,老?探花筵上人。

  3. 诗句解析

  • 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这两句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景象,用“芦鞭”和“尘”形容花瓣随风飘落的意象,而“红艳”则突出了花朵的颜色,“眼中新”则表达了观者对这些美景的新鲜感和惊喜之情。
  • 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这里的“帽檐”象征着春天的气息,通过“家家喜”表达了杏花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欢乐。而“片片春”则暗示着春风中花瓣飞舞的美丽景象。
  • 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这句诗通过对梅和柳的比较,突出了杏花在春天的独特地位。同时,“樱桃才得缀芳辰”进一步强调了杏花与春天的密切关系。
  • 荒城此日肠堪断,老?探花筵上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春天美景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杏花二首 其一》不仅展现了元好问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还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家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是元好问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