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
藤垂石磴云添润,泉漱山根玉有声。
庭树老于临济寺,霜林浑是汉家营。
明年此日知何处?莫惜题诗记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
藤垂石磴云添润,泉漱山根玉有声。
庭树老于临济寺,霜林浑是汉家营。
明年此日知何处?莫惜题诗记姓名。
《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是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朝忻州秀容人,是金朝末期及元朝初期的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生平经历了一个从金国到元朝的转变过程,这不仅在个人经历上有所体现,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元好问的诗歌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个人感慨,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意蕴。《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正是这种创作风格的体现。诗中的“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环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僧人相遇时的愉悦心情。“藤垂石磴云添润,泉漱山根玉有声”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泉水在石涧中潺潺流淌,如同玉石般的清脆声音,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元好问及其《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