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堂缥缈接飞楼,云锦周遭霜树秋。
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乡郡杂诗二首·其二》是魏朝开国皇帝曹丕所作的游子诗之一。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沛国谯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奠基人,也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他自幼聪明好学,擅长文学,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曹丕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在政治、军事上有所建树。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原文: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西北天空中浮动的云朵,它们高高耸立如同车盖一般。然而,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和环境,无法在故乡长久停留。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和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都选择了游历四方以寻求心灵的慰藉。曹丕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游子诗正是这一时期游子心态的真实写照。
艺术特色:在《乡郡杂诗二首·其二》中,曹丕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层次丰富,寓意深远。同时,诗人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音乐美和节奏感。
《乡郡杂诗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游子情怀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曹丕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生命、自由和归属的普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