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饮酒五首 其五

饮人不饮酒,正自可饮泉。
饮酒不饮人,屠沽从击鲜。
酒如以人废,美禄何负焉。
我爱靖节翁,于酒得其天。
庞通何物人,亦复为陶然。
兼忘物与我,更觉此翁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饮酒五首·其五》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脱世俗的情感和态度。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西忻州人,金朝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深沉内敛,词曲则清新脱俗,在文坛上享有盛誉。
  1. 诗歌原文
    饮人不饮酒,正自可饮泉。饮酒不饮人,屠沽从击鲜。酒如以人废,美禄何负焉。我爱靖节翁,于酒得其天。庞通何物人?亦复为陶然。兼忘物与我,更觉此翁贤。

  2. 诗意解析

  • 悠然自得:诗中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 哲理意蕴:通过对比“饮人”与“饮泉”,诗人揭示了只有心静方能物到,从而传达了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哲学。
  • 对陶渊明的赞美:诗中提到的“我爱靖节翁”,是对东晋时期著名隐士陶渊明的敬仰之情,陶渊明被后人誉为“桃花源记”中的隐逸典范。
  • 超然物外:诗中还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烦恼的境界,通过“此翁贤”来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元好问的《后饮酒五首·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趣的诗作,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哲理。诗中通过对饮酒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