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疏星澹秋明,阴霞绚朝映。
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
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
洋洋游鱼逝,泛泛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
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是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下面将简要介绍此诗:

  1. 作者背景
  •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其诗作多表现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内涵。元好问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人生哲理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疏星淡秋明,阴霞绚朝映。
  • 译文:稀疏的星星在秋天的天空下显得暗淡而明亮,阴云和朝霞交相辉映。
  • 赏析:这首诗开头描绘了秋天天空中的星星和朝霞,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元好问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个人遭遇有关,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哲思。
  1. 诗歌鉴赏
  •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例如,“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表达了诗人在雨后的静谧中感到的孤独和忧愁,而“洋洋游鱼逝,泛泛轻鸥泳”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简洁的句子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1. 诗歌影响
  •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元好问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金元之际文人的精神面貌。这首诗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