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城边十月末,清霜棱棱风入骨。
因君夜话吴江春,酒光潋滟金杯滑。
闲闲骑鲸去灭没,当年爱君俊于鹘。
平生我亦识翁人,惆怅流年如电抹。
官家新筑文昌台,苍生不忧堕巅崖。
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
晨鸡未鸣子当发,明星煌煌大于月,野夫一笑冠缨绝。
太原赠张彦远
介绍
《太原赠张彦远》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创作背景与作者个人经历紧密相关。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太原赠张彦远》的作者是金末元初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出生于金朝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七岁时便能诗赋,宣宗兴定五年考中进士,后历任内乡令和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在金国灭亡之后,元好问选择了不再做官,而是以收集历史文献和撰写诗歌为己任。他的这些行为为元朝修《金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并编纂了影响深远的《中州集》。作为一代宗匠,元好问的诗作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原文与翻译:该诗词内容如下:“并州城边十月末,清霜棱棱风入骨。因君夜话吴江春,酒光潋滟金杯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并州(今天的太原)的一个深秋夜晚与友人张彦远相聚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当下时光流逝的感慨。诗句“酒光潋滟金杯滑”形象地描绘出宴会上酒液晶莹闪烁的景象,而“因君夜话吴江春”则透露出二人在吴江(今江苏苏州)度过春天的美好记忆。
作品赏析:从文化传承与历史价值来看,《太原赠张彦远》不仅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艺术氛围与文化特色。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载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该诗成为研究金元之际文人生活、艺术鉴赏以及社会变迁的重要史料。
文学地位与影响:《太原赠张彦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语言精炼、意象丰富,展示了元好问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深邃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元好问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成为后世学者研究金元文学的重要文献。
文化意义:在当今社会,元好问的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提醒人们要珍视历史文化遗产,还鼓励人们去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这种跨时代的对话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
《太原赠张彦远》是元好问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受到赞誉,更因为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被广泛传播和研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