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

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
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
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
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盘中道。
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
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
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
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中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同德秀游盘谷》是元代诗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将详细展开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元好问(1190—1257),字彦高,号遗山,金代后期至元初年的文学家、史学家,其一生多有传奇经历,曾在金朝和元朝两个朝代之间转换,并在元朝时期担任过官职。他在元朝初期的文坛上有较高的地位,并致力于诗歌、散文的创作。
  1. 诗词原文及赏析
  • 原文:“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 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 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这首诗的开篇就描绘了盘谷的壮丽景色,层层叠叠的山峰直插云霄,自古以来这里的风烟都是那么的美好。接着诗人用“青山得意”和“十分浓秀”来形容盘谷的自然风光,将其形容为一种极致的美丽状态,甚至有些倾倒之意。
  • 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 这句中“可恨孤峰”指的是那些孤独而突兀的山峰,这些山峰在诗人眼中可能象征着某种遗憾或者不满。而“几回空见,松筠枯槁”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易逝的哀叹,松树和竹子作为自然界的代表,它们的枯萎也让诗人感到惋惜。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境深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盘谷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艺术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语言精炼:元好问的这首词语言精炼而有力,每个句子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词既富有诗意又不失力度。这种精炼的语言风格也是元好问诗歌的一大特色。
  • 情感真挚:在这首词中,元好问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盘谷的喜爱以及对其自然美景变迁的无奈和哀伤。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更加感人肺腑。

《水龙吟·同德秀游盘谷》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词,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它不仅反映了元好问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元代文化与自然景观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