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赠吹觱篥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赋此

要新声陶写,奈声外有声何。
怆银字安清,珠绳莹滑,怨感相和。
风流故家人物,记诸郎、吹管念奴歌。
落日邯郸老树,秋风太液沧波。
十年燕市重经过。
鞍马宴鸣珂。
趁饥凤微吟,娇莺巧啭,红卷钿螺。
缠头断肠诗句,似邻舟、一听惜蹉跎。
休唱贞元旧曲,向来朝士无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赠吹觱篥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赋此》是元代诗人元好问所创作的一首词作。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其文学成就在金元之际独树一帜。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元好问(1190—1257)字伯善,号遗山,太原秀容人,金末元初著名学者、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尤长于诗歌与散文,尤其擅长五言诗,其诗风雄浑而沉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诗词原文
    要新声陶写,奈声外有声何。怆银字安清,珠绳莹滑,怨感相和。风流故家人物,记诸郎、吹管念奴歌。落日邯郸老树,秋风太液沧波。十年燕市重经过。鞍马宴鸣珂。

  2. 诗词赏析

  • 新声陶写: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及对新声的追求。
  • 声外有声:形容音乐之美不仅仅是声音本身,更在于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故事。
  • 落日邯郸老树:通过描绘景象来衬托出音乐的哀婉和深远。
  • 秋风太液沧波:则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和历史沧桑感。
  • 鞍马宴鸣珂:暗示了音乐与宴会的结合,以及音乐在特定场合下的重要性。

《木兰花慢·赠吹觱篥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赋此》不仅是元好问作品中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词的深入解读,不仅能领略到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还能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音乐文化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