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游三台二首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
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
惨澹入经营。
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
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
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 游三台二首’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词作。此诗通过对邺都三台的描写和历史追述,表达了深沉的亡国之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台城。 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澹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青青。 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 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1. 作者介绍
  •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兴定五年(1221)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他的作品丰富多样,著有《遗山集》四十卷,编金人诗为《中州集》十卷等。
  1. 创作背景
  • 《木兰花慢·游三台二首》的创作背景是在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对故国怀恋之情溢于言表。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邺都三台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衰、英雄功业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元好问的《木兰花慢·游三台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邺都三台的描写和历史的追溯,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亡国之痛的深切感受,也启示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