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亭上酒如川。
玉堂仙。
重留连。
犹恨春风,桃李负芳年。
长记莺啼花落处,歌扇后,舞衫前。
旧游风月梦相牵。
路三千。
去无缘。
灭没飞鸿,一线入秋烟。
白发故人今健否,西北望,一潸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河山亭上酒如川。
玉堂仙。
重留连。
犹恨春风,桃李负芳年。
长记莺啼花落处,歌扇后,舞衫前。
旧游风月梦相牵。
路三千。
去无缘。
灭没飞鸿,一线入秋烟。
白发故人今健否,西北望,一潸然。
《江城子·梦德新丈因及钦叔旧游》是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创作于某个具体的时间点。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元好问(约1190—约1257),字裕之,号遗山,又号遗山居士、雁门中山人等,山西太原人,金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元代初期的诗人、文学理论家。他与两宋词坛上的辛弃疾、姜夔并称为“词坛三大家”,其诗词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赞誉。
诗词原文:
河山亭上酒如川,玉堂仙。重留连。犹恨春风,桃李负芳年。长记莺啼花落处,歌扇後,舞衫前。旧游风月梦相牵。路三千。去无缘。灭没飞鸿,一线入秋烟。白发故人今健否?西北望,一潸然。
《江城子·梦德新丈因及钦叔旧游》不仅是元好问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那个时代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色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