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寄德新丈

春风花柳日相催。
淅江梅。
腊前开。
开遍山桃,恰到野酴醾。
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
拂层崖。
坐苍苔。
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
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寄德新丈》是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此词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江城子·寄德新丈》是元好问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春风花柳日相催、商岭东来三百里、半山亭下钓鱼台等自然景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意画卷。词中描述了梅花腊前开,野酴醾恰到,商岭东来的红绿阵,以及半山亭下的钓鱼台和林影湖光等景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向往。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他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其作品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此外,元好问还编有《中州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江城子·寄德新丈》不仅是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好问的创作风格及其在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