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花柳日相催。
淅江梅。
腊前开。
开遍山桃,恰到野酴醾。
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
拂层崖。
坐苍苔。
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
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寄德新丈:写给朋友的诗。德新:诗人的朋友,字不详。丈:对年长者的尊称。催:催促。淅江梅:淅江即淅川,是河南省西部的一个县,在南阳市境内,古为南阳郡。开:开花。商岭:山名。东来三百里:指距离商岭东面三百里的路程。红作阵,绿成堆:形容花木色彩鲜艳夺目。半山亭下钓鱼台:半山亭是一处风景点,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宛县城东南,有杜甫《登南阳白水绕苍龙》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之句。拂层崖:指在山坡上行走。苍苔:青绿色的苔藓。林影湖光:指山中树木的影子和湖水映照出的景色。佳处两三杯:意指美好的景致让人心情愉悦,可以尽情地畅饮。寄语玉溪王老子:意思是要告诉玉溪这个地方的王公大人,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所以自己不能去那里。因个甚:为什么。不同来:为何不来?

【赏析】

此为一首送别之作。首句“春风花柳日相催”,写春日景色。“日”是春天的标志,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催”则说明春天到来时,万物都在努力生长,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淅江梅”三句,写花木的色彩。“淅江”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地名,地处淅川、南阳两市之间。“梅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它的花朵呈红色或白色,香气扑鼻。“腊前开”是指梅花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已经绽放了。“开遍山桃”是指梅花已经盛开到整个山野都被覆盖了。这里的“桃”与“酴靡”都是指一种美丽的花卉。“商岭”三句,写山中的美景。“商岭”是一座高大险峻的山峰,它从东面绵延而来,大约有三百里长。“红作阵,绿成堆”描绘的是商岭山中红色的花和绿色的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壮观的景象。“半山亭下钓鱼台”四句,写山中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半山亭”是一个古老的亭子,位于山顶之上,俯瞰着整个山谷。“苍苔”指长满青苔的石头。“坐苍苔”是指坐在苍苔上休息。这些词语都描绘出了一座山中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则是对友人的嘱咐。“玉溪”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王老子”是对地方长官的一种尊称,意为地方长官应该重视这里的美景并加以保护。这里的“因个甚”是指什么原因导致他不能来欣赏这里的美景。而“不同来”则是表达一种遗憾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对山中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嘱咐,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