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谁唱渭城诗。
酒盈卮。
两相思。
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
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澹无姿。
情缘不到木肠儿。
鬓成丝。
更须辞。
只恨芙蓉,秋露洗胭脂。
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这首诗是苏轼的《江城子·别时呈集贤诸公》,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澹无姿。情缘不到木肠儿。鬓成丝。更须辞。只恨芙蓉,秋露洗胭脂。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注释:

  • 旗亭:古代酒店名。
  • 渭城诗: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之句。
  • 酒盈卮:酒杯里斟满美酒。
  • 两相思:两个人互相思念。
  • 木肠儿:这里比喻人的肠子,因为思念而变得憔悴。
  • 鬓成丝:形容人因思念而白发早生。
  • 芙蓉:荷花。
  • 离别泪:指别离时流下的泪水。
  • 滴休时:什么时候停止哭泣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他与友人分别时的感伤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变化,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首句“旗亭谁唱渭城诗”就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即在旗亭听到了演唱渭城诗的场景。接着“酒盈卮”表明了宴会的气氛,人们欢聚一堂,饮酒作乐。然而,这种欢乐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两相思”揭示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意。他们相互思念,却无法相见,只能在心中相守。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也展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垂杨柳比作自己的情感,暗示自己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如同垂杨柳一样,虽然经历了风吹雨打,但依然坚韧不拔,永不折断。这里的“万古”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情感的持久。

接下来“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澹无姿。”这两句诗人再次运用比喻,以青山为例,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他认为青山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本色,是因为没有沾染世俗的尘埃,而自己的情感也是如此,没有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质。

然后“情缘不到木肠儿。”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因为他的情缘并未如愿以偿,反而让他的肝肠寸断。

最后“鬓成丝。更须辞。”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自己的头发会因为思念而变白,因此他必须告别。这里的“辞”可以理解为告别或离去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生中的情感变化往往是无常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