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赠答飞卿弟

壮岁论交今晚岁,只君知我平生。
六年相望若为情。
吕安思叔夜,残月配长庚。
济上买田堪共隐,嵩丘朝暮阴晴。
紫云仙季白云兄。
风流成二老,林下看升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 赠答飞卿弟》是元朝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与弟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在金代达到了高峰,不仅著有《遗山集》四十卷,还编选了金人诗为《中州集》十卷、《壬辰杂编》等。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创作背景
  • 时间:此词作于元好问壮年时期,当时他与弟弟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人生经历。
  • 主题:词中的“六年相望”和“只君知我平生”,描绘了两人长时间未见的情景,以及彼此间深刻的情感交流。
  1. 诗词原文
壮岁论交今晚岁,只君知我平生。  
六年相望若为情。  
吕安思叔夜,残月配长庚。  
济上买田堪共隐,嵩丘朝暮阴晴。  
紫云仙季白云兄。  
风流成二老,林下看升平。  
  1. 诗词鉴赏
  • 内容赏析:《临江仙 赠答飞卿弟》通过对兄弟之间深厚友谊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了解和关爱。其中“六年相望若为情”一句,深刻反映了两人长时间未能见面的遗憾与思念之情。
  • 艺术特色:元好问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情感,如“吕安思叔夜”、“残月配长庚”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深情厚意。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词不仅是元好问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元代文人友情的真实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使其成为研究元朝文学的重要文献。
  • 历史意义:通过这首词,可以了解到元好问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共同的生活经历,这对于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临江仙 赠答飞卿弟》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元好问通过对弟弟的深情寄予,展示了兄弟间难得的情谊,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这首词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