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垂杨小渡。
处处归鞍驻。
八十田翁良愧汝。
把酒千言万语。
□□细侯竹马相从。
笑渠奔走儿童。
十里村箫社鼓,依然傀儡棚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罢镇平归西山草堂》是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出生于山西忻县的一个官宦家庭。他于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及第,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是金朝晚期的重要文臣之一。
  • 文学成就:元好问著有《遗山集》四十卷,编金人诗为《中州集》十卷,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除了诗歌创作,他还对历史、散文等领域有所涉猎,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诗词原文
    垂杨小渡。处处归鞍驻。八十田翁良愧汝。把酒千言万语。细侯竹马相从。笑渠奔走儿童。十里村箫社鼓,依然傀儡棚中。

  2. 诗词解析

  • 情感表达:此诗通过描写一个老人归隐西山草堂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功名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八十田翁”体现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与尊重。“笑渠奔走儿童”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和对纯真童年的怀念。
  • 艺术特点:元好问的词风质朴而深沉,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在这首词中,他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细节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清平乐·罢镇平归西山草堂》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象征意义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元好问卓越的文学才华,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