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寄 其一

志大言高与世违,拂衣真作竹林归。
黄尘道口风波恶,未必先生自处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寄·其一》是金朝王若虚的作品

王若虚的《复寄·其一》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理想的独到见解。诗中“志大言高与世违”体现了作者高洁的理想和不随波逐流的性格;“拂衣真作竹林归”则表明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诗歌中的“志大言高与世违”反映了王若虚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态度。他并不满足于平庸的社会现状,而是怀揣着高远的目标和宏伟的志向,希望能够超越平凡,达到更高的境界。然而,这种志向往往与世俗的期望相悖,因此他选择了远离尘嚣,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拂衣真作竹林归”则形象地描绘了王若虚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隐士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他们远离世俗喧嚣,过着清静自守的生活。王若虚选择离开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

诗中的“黄尘道口风波恶,未必先生自处非”表达了王若虚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他观察到社会虽然充满挑战和困难,但这些环境并不能完全定义一个人的价值和行为。王若虚认为,真正的君子或智者,能够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不是被外界的风浪所左右。

王若虚的《复寄·其一》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诗篇。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还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批评。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以及哲学思考,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王若虚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