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九日诗韵呈黄寿鹏

忽忽天星二十九,当年曾醉琼林酒。
春风射策紫垣深,犹记灵和殿前柳。
与君虽异千佛名,出入南宫同户牖。
春蚕食叶七千人,看君运笔如挥帚。
妙龄忠气轶衡嵩,馀子纷纷真培塿。
那知晚节岱阳城,白发苍颜两闲叟。
君材有如万斛舟,顾我碌碌才筲斗。
时穷壮士或饭牛,遇合封侯起屠狗。
东皋有田供王赋,天寒且辍扶犁手。
寂寥圭窦对书册,火冷灯青夜方久。
先生乘兴肯相过,亦有青钱沽玉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用九日诗韵呈黄寿鹏》是宋朝朱之才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与黄寿鹏的交往以及在宫中的回忆,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朱之才(968年—1034年),字圣俞,又作圣游,北宋诗人,世称朱文公。他出生于福建建阳,因避地南迁而定居于此,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大部分生涯。朱之才的家族有着浓厚的学问背景,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其代表作有《复用九日诗韵呈黄寿鹏》等。

  2. 诗词原文及翻译
    忽忽天星二十九,当年曾醉琼林酒。
    春风射策紫垣深,犹记灵和殿前柳。
    与君虽异千佛名,出入南宫同户牖。

  3. 作品赏析:朱之才的这首作品以九日为题,通过对时间的追忆和对往昔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怀念。诗中“忽忽天星二十九”可能是指天上的星星众多,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当年曾醉琼林酒”则反映了作者与友人共饮时的欢乐情景。同时,诗中的紫垣、灵和殿前柳等元素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之美。

  4.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北宋时期,朱之才因政治原因被迫南逃,与友人黄寿鹏在旅途中共度时光。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们友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朱之才的《复用九日诗韵呈黄寿鹏》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