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不出

地偏无客过吾庐,寒食清明入燕居。
骥子捧瓯仍腊茗,孟光举按只春蔬。
蝇沾香篆浑伤字,蜂蹙瓶花半堕书。
习气未除还自笑,却将佳节付三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而著称。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诗意解析

  • 白昼风光的描绘:诗的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了长安城内春天的美景,春城处处飞舞着柳絮,寒食节时东风微拂,使得皇宫的御柳也显得格外婀娜。
  • 夜晚景象的描写: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则转向夜晚的景象,描述了寒食节虽禁火,但得宠的官员却能得到皇上特赐的烛火,家中轻烟缭绕的温馨画面。
  1. 诗歌鉴赏
  • 景物描写的细致:全诗以白描手法,通过对春城、御柳等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展现了唐代盛世的景象。诗句中没有过多修饰,但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受。
  • 情感表达的含蓄:诗中的讽刺意味并不直露,而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比,让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政治腐败现象的隐晦批评。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寒食》不仅是一首描绘唐代盛世美景的诗作,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体会到韩翃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