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道中

垂柳阴阴水拍堤,春晴茅屋燕争泥。
海棠正好东风恶,狼藉残红送马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嵬道中》是金代著名诗人杜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马嵬道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历史的交融。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杜佺,字子高,金代诗人,其作品在后世广受赞誉。
  2. 诗句原文:垂柳阴阴水拍堤,春晴茅屋燕争泥。海棠正好东风恶,狼藉残红送马蹄。
  3.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思考。特别是“狼藉残红送马蹄”这一意象,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暗含了历史的沧桑感。
  4. 文化背景:马嵬道是唐代通往杨贵妃墓的一条道路,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李商隐的《马嵬二首》也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作品,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5. 艺术价值:杜佺的《马嵬道中》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其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
  6. 社会影响:《马嵬道中》及其类似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历史的一种反思和记录。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杜佺的《马嵬道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扇通向古代社会的窗户,让人们得以窥见那个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感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