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弹箜篌

露重花香飘不远,风微梧叶落无声。
倡楼何处教新曲,夜静月高弦索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闻弹箜篌》是郭邦彦的作品,创作于宋朝,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弹箜篌声给这寂静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下面将详细介绍《秋夜闻弹箜篌》: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露重花香飘不远,风微梧叶落无声。倡楼何处教新曲,夜静月高弦索鸣。
  • 译文:露水浓重使得花香飘散得不那么远了,微风轻拂下梧桐树叶静静地落下没有声音。倡楼中传来了新曲的演奏,夜已深沉,明月高悬,琴弦上的音波悠扬传出。
  1. 作品赏析
  • 意境之美:诗人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露水的清新、微风的温柔、落叶的寂寥,以及月光下的琴声,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的,更是听觉的享受,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音乐在空气中流淌的感觉。
  • 情感之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景,更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和音乐,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这种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1. 作者简介
  • 郭邦彦:宋朝的一位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美和人间情的爱意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但文人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郭邦彦的作品中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1. 写作技巧分析
  • 语言运用:郭邦彦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他将露珠比作“花香”,将风声比作“梧叶落无声”等,都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
  • 意象构建:诗人精心构建了多个意象,如露水、花香、风声、梧叶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卷,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这幅画面。
  • 情感传递: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情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不仅是在描述一个场景,更是在表达一种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义。

《秋夜闻弹箜篌》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更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它不仅作为文学作品被人们传颂,更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