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池上客 继重阳韵

元宵内景闲闲看。
见云雾、风吹散。
洞里天晴如碧案。
一轮心月,十分明更,性烛非常灿。
灵台结个灯球焕。
慧照中间按。
不使三尸分片段。
青莲池上,客来推要,混入长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莲池上客 继重阳韵》是元朝诗人马钰的一首五言古诗,该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马钰是全真道第二任掌教,他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他的出家经历、修行背景以及个人成就,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1. 诗歌原文
  • 《青莲池上客 继重阳韵》的原文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 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1. 文学价值
  • 该诗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1. 文化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文学作品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思想风貌和文化氛围。
  • 该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古代道教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窗口。
  1. 赏析
  • 对于《青莲池上客 继重阳韵》的欣赏,可以从其语言韵味、意象构建、情感表达等多个角度进行。
  • 通过分析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及其时代背景。
  1. 创作背景
  • 了解该诗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 马钰所处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往往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理想。

《青莲池上客 继重阳韵》不仅展示了马钰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