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太行巅,绕郭山如带。
西南古松岭,杰出群峰外。
巉巉耸熊耳,隐隐负鳌背。
小楼不垂帘,倚栏日相对。
春风遇休沐,俗累谢机械。
寸心渴登临,老气鼓衰惫。
阴崖冰磴滑,凌涧鸟道隘。
瘦藤盘绝顶,清境豁眼界。
卫公庙貌存,英气凛如在。
法轮灵迹古,殿阁启彩绘。
祖灯相继续,劫火不可坏。
盘亭接天坛,胸次何芥蒂。
苍流会清沚,缘络分枝𣲖。
翠峦卧浮云,幽壑产珍怪。
松风噎笙磬,岩溜响环佩。
此来真胜游,所适了无碍。
不作白头吟,且偿行脚债。
可唤千金儿,漫写垂堂戒。
松岭谒卫公祠
介绍
《松岭谒卫公祠》是金朝诗人杨庭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太行山的壮丽风光和历史遗迹的独特魅力。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的首句“深居太行巅”,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位置的地理位置,即太行山的最高峰。这样的描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地理上的参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高远与宁静。接下来的诗句“绕郭山如带”,则形象地描绘了太行的山脉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绿色的带子环绕着整个太行山,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的第三句“西南古松岭,杰出群峰外”,进一步强调了古松岭在群峰中的突出地位,它不仅是太行山的象征,更是诗人精神追求的象征。这一句通过对古松岭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而“巉巉耸熊耳,隐隐负鳌背”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了古松岭的雄伟壮观,给人一种雄浑而古朴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小楼不垂帘,倚栏日相对。春风遇休沐,俗累谢机械。”,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这里的“小楼不垂帘”,可能指的是卫公祠内的小楼或亭台,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山间,仿佛与世隔绝,只留下诗人的身影与之相伴。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超然和宁静。而“倚栏日相对”则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心灵的交流和共鸣。
最后两句“寸心渴登临,老气鼓衰惫。阴崖冰磴滑,凌涧鸟道隘”则描绘了诗人攀登古松岭时的艰辛与挑战。这里的“阴崖冰磴滑”、“凌涧鸟道隘”形象地描述了山路的险峻,但正是这种困难使得攀登的过程更加充满意义和价值。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自然景观,更是在表达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松岭谒卫公祠》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