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仲华求赋邺台张氏野堂

白沙翠竹小江村,路转西郊隔市尘。
入坐好山如有素,忘情鸥鸟澹相亲。
芋魁饭豆平生足,涧草嵓花各自春。
得酒谁能更羁束,不妨倒著白纶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赫仲华求赋邺台张氏野堂》是金代诗人路铎所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路铎,字宣叔,金朝冀州人士,为路伯达之子。在金章宗时期,路铎曾上书直言进谏,并因此被召见,后迁任右拾遗。他在官场上的活跃表现,最终使他成为景州刺史。

  2. 诗歌原文
    白沙翠竹小江村,
    路转西郊隔市尘。
    入坐好山如有素,
    忘情鸥鸟澹相亲。
    芋魁饭豆平生足,
    涧草嵓花各自春。
    得酒谁能更羁束,
    不妨倒著白纶巾。

  3.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赫仲华求赋邺台张氏野堂》以自然美景入诗,通过“白沙翠竹小江村”,“路转西郊隔市尘”,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风光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情感真挚:诗中“忘情鸥鸟澹相亲”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他对自由、平和生活的无限向往。
  • 生活哲理:“芋魁饭豆平生足,涧草嵓花各自春”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欣赏,也寓意着人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精炼且富有音乐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 历史背景:创作于金朝末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而诗人却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可见其内心的坚韧和高洁。

《赫仲华求赋邺台张氏野堂》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志趣的诗歌,更是一扇窗,让人们能够窥见当时社会风貌以及个体在时代大潮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