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还求归镇阳

春风卷甲有欢声,渐识天公欲讳兵。
节物无情新岁换,男儿易老壮心惊。
落身世网痴仍绝,挂眼山光计未成。
闻道恒阳似江国,一官漫学阮东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师还求归镇阳》是金代诗人蔡松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作者简介:蔡松年,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真定人,其父亲蔡靖曾于宋宣和末守燕山后降金。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并随其父参与抗金活动。在金朝历任多个官职,包括户部尚书等要职,并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

  2. 作品原文:春风卷甲有欢声,渐识天公欲讳兵。节物无情新岁换,男儿易老壮心惊。落身世网痴仍绝,挂眼山光计未成。闻道恒阳似江国,一官漫学阮东平。

  3.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通过“春风卷甲有欢声”,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希望。然而,“节物无情新岁换”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反映了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慨。
  • 哲理思考:诗中“男儿易老壮心惊”透露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大事之间关系的省思。
  •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蔡松年的文学才华和审美追求。同时,他的诗歌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

《师还求归镇阳》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