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蛙属官私,庸儿固可笑。
江山本谁争,但苦归不早。
物情闲始见,宛转为君好。
区区乞鉴湖,多事怜贺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鸣蛙属官私,庸儿固可笑。
江山本谁争,但苦归不早。
物情闲始见,宛转为君好。
区区乞鉴湖,多事怜贺老。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属于五言古诗。此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当时,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径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与友人相会,作此诗赠给李之涣。全诗如下: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八
庚申年闰五月,我随师父回到颍上。面对新月,我独自饮酒。
这首诗以“对新月”开篇,表达了作者在月光下饮酒的情景。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我是一名被流放的官员。此时,正值农历六月十五日,也就是端午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诗中,“独酌”一词描绘了李白一个人饮酒的场景。他独自一人,面对着明月,品尝着美酒,感受着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景常常被视为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安慰的方式。
最后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则是将自身与月亮进行对比,仿佛邀请月亮一起饮酒,共同品味人生的痛苦和欢乐。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也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饮酒场景,展现了李白的个性和心境。它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