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崖二首 其二

落日逢人恐,深秋动旅怀。
乳鹰家碧嶂,饥虎吼黄崖。
此道将何适,吾生尚未谐。
伤心墟落里,犬舐有残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黄崖二首 其二》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患难惊身在,龙钟感岁新。
    山川愁倦鸟,岁月老行人。
    落日黄崖古,东风白霫春。
    伤心墟落里,犬舐有残骸。

  2. 诗词解析

  • 患难惊身在:描述了诗人在艰难困境中依然坚韧不拔,身体虽疲惫但精神未倒。
  • 龙钟感岁新:指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到自己更加衰老,但同时也对新一年的希望满怀期待。
  • 山川愁倦鸟:表达了诗人看到山川景色时产生的忧愁情绪,因为长时间的行走让他感到身心俱疲。
  • 岁月老行人: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岁月如同无情的旅人,不断前行带走了青春与活力。
  • 落日黄崖古,东风白霫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映照在古老的山崖上,而春风拂动下,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 伤心墟落里,犬舐有残骸:表达了诗人在乡村或废墟中的所见所感,感受到一种荒凉与悲凉的氛围。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诗歌将自然的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情感体验。
  • 意象生动:使用了如“乳鹰家碧嶂”、“饥虎吼黄崖”等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笔下的世界。
  • 情感深沉: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于人生旅途的种种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1. 历史背景
  • 《过黄崖二首 其二》创作于金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这一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感到忧虑,他们的作品中常能看到类似主题。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涵:《过黄崖二首 其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
  • 艺术手法: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结构布局,使得整首诗歌既有层次又富有韵律美。
  • 文化传承:作为金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它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1. 影响与评价
  • 《过黄崖二首 其二》作为赵秉文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艺术成就和深刻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认可和赞赏。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金代文学的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过黄崖二首 其二》不仅展示了赵秉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他在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不仅是金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